(相关资料图)
我最初读水浒传是在小学时,那时我很受网络上对宋江的评论的影响,比如说宋江暗害晁盖,石碣是宋江伪造的,宋江根本不爱兄弟,他用兄弟们的血染红自己的官袍之类的言论。所以我一开始对宋江没有好感,也反感宋江追求诏安的决定,认为水浒传是在隐晦的批判招安,也就很认同老版的水浒传对宋江的塑造和批判招安的态度。
但等我大了几岁后,我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,我认为央水有三点不足:
1.大家都说宋江不该招安,他用兄弟们的血染红自己的官袍,但即使宋江真的反抗宋朝,而且最后成功了,这中间会死的兄弟难道会少吗?到时候是不是又可以说宋江踩着兄弟们的尸首登上皇位了?
2.再说宋江的塑造,原著里的宋江是有很多优点的,比如他的指挥能力,捉黄文炳是他单独指挥的,呼延灼征讨梁山时,如何应对,也是宋江做的决定,打东平府是吴用不在,也是他单独指挥的。除此以外还有他的管理才能。但这些央水都没有展现,让宋江非常脸谱化。我认为宋江和《说岳》中的岳飞差不多,都对宋朝愚忠和都有出色的才能,岳飞的枉死是非常令人痛心的,但《说岳》中的岳飞的悲剧应该归结于秦桧和一味乞和的宋高宗,那为什么宋江的悲剧一定要全都归结于他被招安呢?我们不应该去批判四大奸臣和宋徽宗吗?
3.是情节上的不足,很多好汉没有拍,而且两赢童贯这么重要的戏份也没有拍,就算按照批判宋江投降的角度,这段戏也该拍出来啊。还有一些我不大看得懂的改动,比如潘巧云那一段,原著中就是潘巧云求饶,然后被杀。电视剧给她加了一段她大骂杨雄说:“我嫁你两年了,还不如与师兄睡那两夜快活!”加这一段干什么呢?
关键词: